2024年4月28日,由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会上,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了全国首个Agent(智能体)标准。
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智能体技术的发展迈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实在智能作为参编单位,牵头编制了“技术能力”部分,深度参与了智能体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的制定。
实在智能作为连续四年荣登准独角兽企业榜单的佼佼者,在智能体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其牵头编制的“技术能力”部分,围绕智能体的感知认知、规划、记忆和执行能力构建了评价指标,为智能体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此外,实在智能在过去两年中积极参与了多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的修订与制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参编经验,为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系列标准包括三个部分:
平台和工具:聚焦智能体平台的管理和运营,开发和管理,以及API服务和管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能力:围绕智能体的感知认知、规划、记忆和执行能力,构建了技术能力评价指标。
应用服务:关注智能体在不同行业场景中的应用成熟度。
实在智能在2023年技术厂商大洗牌时期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并于同年8月推出了国内首个落地产品——实在Agent智能体(文生数字员工)。这一产品基于RPA、大模型和智能屏幕语音理解技术(ISSUT),能够通过简单文本或语音交互完成任务,无需用户编写任何代码。
实在Agent智能体的核心优势包括:
意图理解能力:能够自主拆解任务、感知环境、执行任务并反馈结果。
超自动化:用户可以通过简单指令完成复杂任务,实现“所说即所得”。
广泛的应用场景:目前已服务于国内外2000余家大中型客户,涵盖个人用户、政府和企业。
《智能体技术要求与评估方法》的发布为我国Agent产品能力与垂直行业场景的业务创新融合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AI准独角兽和超自动化头部企业,实在智能将继续投身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新应用、新服务、新业态标准体系的建设。
未来,智能体技术将:
加速行业变革: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智能体在更多行业的落地。
提升效率与质量:智能体作为大模型的重要应用模式,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和质量。
引领智能化转型:推动企业、政府和个人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智能体管理系统(Agent Management System)及其相关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智能体技术从概念迈向落地的重要一步。实在智能作为行业领先者,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为智能体技术的标准化和应用落地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体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引领行业的智能化转型。